文 / 精品科技 許樹龍
自從雲端隨處可用的概念推出以來,每年都有雲端相關的消息,然而最近這一年多,隨著雲端技術的快速進步,硬體、軟體不斷地推陳出新,雲端硬碟也已漸漸普及,並受到多數的電腦使用者應用在其生活、工作⋯等方面。底下就從一個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現在的雲端硬碟。
世面上主要的雲端硬碟有哪些
雲端服務是目前最新的商業模式之一,只要網路搜尋雲端硬碟,隨便就可以找到數十個以上的供應者資訊,這裡不特別一一介紹,主要簡單列出幾個國際知名的廠商,以及其提供的免費服務供大家參考。
雲端硬碟 | Google Drive | OneDrive | Dropbox | ASUS WebStorag |
基本免費空間 | 15 GB | 15 GB | 2 GB | 5 GB |
備 註 | 可透過獎勵活動增加免費空間。 | 手機APP連接相簿,可再增加15GB免費空間。(亦有其他的 獎勵活動) |
可透過介紹朋友使用、 連接facebook⋯等,擴大免費空間。 |
購買不同型號的ASUS產品,可獲得大小不等的免費空間。(有限制使用期間) |
然而取得上述雲端空間之後,是否就可以隨意存放檔案呢?答案當然是”No”,舉例來說:上述雲端硬碟對於所存放的檔案,其單一檔案大小有所限制。
以Google Drive為例,存放
- 文件格式檔案:無論頁數多寡和字型大小,上限都是1,024,000個字元。上傳的文件檔案轉換成Google文件格式後,大小不可超過50 MB。若是放置簡報檔案:在Google簡報中建立的簡報檔案大小上限是100 MB。上傳的簡報檔案轉換成Google簡報格式後,大小上限是50 MB。
- 試算表檔案:200萬個儲存格,即將達到上限時,Google會提醒即將達到上限。
- 其他檔案部分:上傳檔案時,如果檔案未轉換成 Google文件、試算表或簡報格式,則每個檔案的大小上限為5 TB。
不過,免費空間目前只有15 GB,要達到單一檔案大小的上限,勢必要付費增購雲端硬碟的空間。
此外,若是使用Google的Google Drive或是微軟OneDrive,可以很容易的與其相關產品結合使用,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若是大家覺得上述空間不夠,目前就個人所知較大的免費雲端空間,大多數都是對岸提供,例如: 360雲盤,官方網頁說明其提供最低的免費空間是36 TB起跳,有需求的使用者還是要自行判斷各家雲端的申請條款。
企業版與個人版又有哪些差異
上表所提到的雲端業者除了個人版本之外,皆已有提供企業版供各個公司使用。而企業版與個人版在使用上確實有些不同,例如在基本的雲端空間上,上述廠商的企業版目前並未提供無限期使用的免費空間,但是不同業者針對企業版的雲端服務仍分別提供14天~ 60天不等的試用期間,供使用者試用。不過,須注意的是,"OneDrive及Google Drive 的企業版試用結束後若未購買,即無法繼續使用企業版雲端空間"。而且Google Drive在試用期間若是企業帳戶裡的成員人數超過10人,視同試用期結束,未購買產品,將無法繼續試用。
另外,企業版與個人版功能上最大的差異在於企業版設有管理者主控台,可以由指定管理者進行相關管理設定。以OneDrive為例,管理者可以在該企業帳號下,透過CV檔快速大量新增使用者,同時也提供單一登入與Windows AD同步處理的相關設定,可以指派專屬權限,也具有稽核功能,可以追蹤哪些使用者已對網站、內容類型、清單、文件庫、清單項目及網站集合的文件庫檔案執行哪些動作,並且可以於使用者共同作業時利用Yammer ( OneDrive專用 ) 即時交換意見。不過,單以微軟企業版所提供的雲端服務─使用Office 365 OneDrive for Business以及使用SharePointServer 2013 OneDrive for Business,在功能上就有些許差異,例如:稽核功能報表部分,針對使用Office 365 OneDrive for Business的報告項目並不多,主要是顯示已部署的網站,以及服務使用的儲存空間,若是需要較多樣的稽核管控與報告就必須使用SharePoint Server 2013 OneDrive for Business的服務。
同樣的,Google企業版的雲端服務也區分成兩種,一是Google Apps for Work,另一是Google Apps for Work Unlimited,除了使用空間大小有所差距外, Unlimited版本的服務對於雲端硬碟的控管不僅提供進一步的雲端硬碟管理設定,並提供雲端硬碟內容和共用狀態分析資料的檢視功能。另外,在Google企業版的雲端服務中,有一項功能很方便,就是當人員離職或是職務更動進行業務交接時,管理者只要在管理介面上輸入新舊擁有者的電子郵件,就能搬移所有郵件與雲端硬碟的資料給新使用者,快速完成資料轉移。
建議各個企業組織在評估導入雲端服務時,除應考量自身的需求外,並應深入了解不同版本的功能以及授權條款應注意事項,方能選用適合的方案若要使用企業版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公司或組織導入企業版雲端硬碟時,因為該雲端服務為多人使用,應更加小心注意相關控制,以免因疏忽或意外對公司或組織造成重大傷害。但是,如何了解應注意那些重點呢?建議可使用資訊安全管理系統基本CIA的三個面向來看 – C ( Confidentiality;機密性 )、 I ( Integrity ; 完整性)、 A ( Availability ;可用性 )。
- 機密性: 雲端上的資訊如何讓不應看到的人無法看到,可綜合搭配各項不同的管理機制。例如:建立資訊機密等級管理制度、建立權限管理機制 (透過2人以上的控制,避免權限設定混亂或錯誤)、導入文件加密管理系統 (多數雲端服務提供安全的加密通道,但是並未提供文件本身的加密服務)、定期審核雲端服務提供的記錄 (利用記錄進行事後管理及警示)⋯等。
- 完整性: 是否有什麼狀況影響了資料的正確性及完整性,如何避免發生異常狀況或是有效管理異常呢?例如:針對重要資訊設定異動通知、重要資料區域定期進行異動管理、定期進行備份、建立雲端文件的異動管理作業⋯等。
- 可用性: 什麼樣的狀況會影響雲端服務的使用?建議可從內部及外部的風險來看。例如:避免外部雲端服務中斷 (選用信譽佳的廠商、建立備援網路通道)、避免內部服務問題 (網通設施的異常管理、網路設定作業控制)、營運持續的考量 (備援作業的規劃與執行)⋯等。
以上簡單列舉幾個面向作為導入雲端控制評估應注意事項的參考,盼能在公司或組織建立雲端服務的相關管理控制上有所助益,以期達到增進作業效率的效果。